京东商城将手伸到了供应链金融领域。这也意味着京东商城与阿里巴巴之间从电商用户的争夺战上升到对供应链的争夺。
11月27日,京东商城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上线京东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双方将向京东的合作供应商提供金融服务。
京东首席战略官赵国庆表示,京东现有供应商超过1万家,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的合作,能够通过提供融资支持,帮助供应商加快资金流转。目前,京东已累计融资15亿美元,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超过50亿元人民币的授信业务。
京东涉足供应链金融或是一步双料棋,一是强化了供应商对其平台的依附关系;二是,通过与银行的紧密合作,以达到“大而不倒”的后端布局。
布局金融服务
随着传统企业电商化的趋势,互联网金融借贷业务成为另一个比较大的掘金空间。
京东的金融服务包括B2B和B2C两部分。
其中,B2B部分对供应商提供融资和投资服务。融资包括:订单融资、入库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委托贷款融资;投资包括:协同投资信托计划、资产包转移计划等。在这些融资中,京东商城扮演供应商与银行之间的授信角色,而资金的发放由银行来完成。
一名中国银行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京东的供应商可根据与京东签署的销售合同、货物单据、保单及京东的确认文件,在第三方保险机构投保后,获得中国银行的融资。
在此基础上,京东还推出名叫“资产包转移”的投资业务。例如:供应商A将应收账款质押给银行融资,银行则可将应收账款以理财产品的方式转售给京东或供应商B来获得理财收益。
京东商城投融资管理部经理黄俊对本报透露,京东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30%。这与阿里小贷相比年化利率更低。
除了为上游供应商推出B2B的金融服务外,京东也计划面向普通用户推出金融频道,包括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保险、理财、黄金、信用交易等。
京东、阿里金融战
一家是自营起家的B2C电商,一家是平台开始的B2B2C电商平台。电商分析人士李成东认为,随着两者规模的增长,以及生态边界的扩张,京东与阿里已从电商用户的争夺战上升到两者供应链的战争。
一名神州数码员工也对记者表示,京东与阿里的供应链大战迟早会到来,对供应商来说,已经不是选择哪家平台进行合作,而是要加入哪个供应链的问题,而金融服务,则是供应链的重要黏性环节,是物流、支付等供应链资源整合能力的集中体现。
他表示,由于金融借贷需要信用凭证,其往往和支付、物流等供应链环节紧密对接,通过供应商在支付、物流上的数据和凭证进行抵押担保。这也意味着,供应商一旦要申请金融贷款服务,则需要在物流、支付上与京东进行深度对接,因此其很难脱离京东生态。
阿里也很早意识到了金融服务对平台供应链和生态的黏着作用,进行了布局。今年网商大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提出阿里明年的“平台、金融、数据”计划,再次将金融列为发展重点。
不过,从模式上看,京东与阿里的金融服务因为各自的不同生态,也存在着区分。
2010年,阿里小贷公司在杭州成立,打造的是“平台+小贷”的融资模式,通过支付宝作为运转资金的渠道,由合作银行提供贷款服务。截至2012年6月,阿里小贷已为13万家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超260亿元。
但由于主要依托淘宝平台上的中小卖家,规模偏小,而淘宝没有统一的物流服务对接,因此,中小卖家由于信用担保凭证出具困难,很难获得融资。此外,阿里小贷单笔金额一般在5万~100万元,由于卖家规模小,风险较高,年化利率在18%左右,高出基准利率30%以上。
而京东依据统一的物流服务与较大规模的商户,信用凭证更容易体现,可通过物流单据获得融资。有观点认为,京东的短板在支付,阿里的短板在信用凭证以及物流数据,这些都左右着供应商对阵营的选择。
李成东认为,金融服务也是开放平台的基础设置之一,它需要与物流、支付进行对接,统一面向平台合作方开放,这也是京东在学习沃尔玛模式中必须走出的一步。
京东下一步或许是在用户池和商户池的基础上不断推出利润率高的衍生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