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捷联科技官方网站!
总部热线:0769-33810128
李开复:Google在中国不会取巧
发布于:2006/2/22 8:47:42   点击率:2786
        亲自澄清“涉嫌无照经营”传闻

        晨报记者 张旭光

        一则“涉嫌无照经营”的媒体报道,显然让Google中国受到重大惊吓,以至于Google中国总裁李开复亲自出面澄清。昨天,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这位一贯温文尔雅的知名

 
科学家,罕见地用强烈语气,捍卫Google中国的“本分”形象。

        ●“借用”ICP牌照并非特例

        “赶集网”,这个充满中国乡土气息的网站名称,昨天与美国搜索霸主Google联袂曝光。

        有媒体昨天指出,按照我国现行政策,外资在没得到许可的前提下,不允许经营包括ICP在内的电信业务,可日前上线的“google.cn”中国网站,却悄然“借用”了国内赶集网的ICP证(网站经营许可证),“google.cn事实上并没有取得在中国运营互联网信息服务所必须的ICP牌照,目前此事已经引起信产部的关注,有关部门正在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

        按照Google中国此前低调发布google.cn时的说法,google.cn暂时由赶集网运营,作为回报,Google将向赶集网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相关回报。但昨天的报道则直接质疑了Google进入中国的合法性,Google中国随即展开危机公关,而对这场“危机”的产生,李开复有些莫名其妙。

        李开复表示,google.cn和赶集网使用的ICP证确实相同,但国际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初期都采取了类似的过渡方式,Google并没特立独行,“赶集网是Google中国特殊的战略合作伙伴,而且自始至终我们都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保持着紧密的沟通,Google是一家守法的公司,也愿意在经营过程中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所谓‘无照经营’的报道实在是很奇怪”。

        ●否认政府部门介入调查

        外资公司进入中国互联网市场,最正统的方式是微软MSN的入华模式,即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但该路径最快也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完成审批手续。另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复杂的资本运作收购国内互联网公司,最终实现进入中国市场的目的。

        google.cn的重要性在于,它今后将成为承载所有google中文搜索的平台,美国方面的技术在google.cn实现汉化,其中国工程院的产品要在google.cn得到展现,同时单独为中国网民提供符合国情与实际需要的搜索服务。只有该平台得以存在,Google才能在中国突破“本地化”瓶颈。

        在过渡期结束后,Google究竟将采取何种方式在中国真正落地?李开复昨天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合资或者收购,Google将倾听中国政府的意见,让我深感欣慰的是,在与政府部门的接洽中,经常听到的说法是,‘对Google这样的国际化公司来到中国,我们表示欢迎’”。

        对“有关部门介入调查”的说法,李开复昨天无奈苦笑,“如果说我们事先与政府部门进行的正常沟通,也算是‘有关部门介入调查’的话,那就算是吧。”

        ●Google中国下周搬到中关村

        下周一,Google中国将搬家到北京中关村的清华科技园,他们在那里租了3层楼,足够容纳300人同时办公。去年下半年,李开复单枪匹马杀奔中国,不到半年,Google中国已初具规模。

        以搬家为标志,李开复相信Google在中国的“启动阶段”已基本完成,“在该阶段里,Google的主要任务是团队建设、开通中文网站、寻找合作伙伴、建立政府关系”。

        在上周的美国国会听证会上,微软、思科、雅虎、Google四巨头为自己的在华商业政策进行了辩护,非常耐心与小心,但他们仍被一些议员们劈头盖脸地责备着,整个听证会上弥漫着浓厚的政治气息。

        在中国,Google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与相互理解倒在逐步加深,但商场上的对手危险而强大。在现阶段,时间对Google相当宝贵,它必须用一种过渡性的变通方式保证自己拥有“参赛资格”。从美国雅虎、微软,到中国的百度、搜狗,大家都期盼着Google在今年缺席比赛——因为2006年,观察家普遍相信中国市场将迎来搜索大战,胜者从此将彻底奠定领先优势。

        李开复表示,Google中国即将进入第二阶段的发展,在该阶段,大量美国本土的先进技术将被逐步转移到中国市场,前提是合法并符合中国网民的需要。他对记者强调,google.cn目前不存在所谓的政策风险,“一切步骤都将在政府的管理下进行,Google在中国有长远的发展眼光,进行的是一项长期的投资,我们在中国绝不会抱着取巧的心态,也没想过赶快赚钱”。

                                                                                        转载自:http://tech.sina.com.cn 

技术支持-张先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营销推广-郭先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投诉-郭先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