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捷联科技官方网站!
总部热线:0769-33810128
阿里巴巴全国16家渠道商联名上书事件幕后调查
发布于:2007/5/10 8:23:13   点击率:1980
  •   从去年10月开始,阿里巴巴诚信通渠道商的队伍在陆续壮大。但在其网站上目前所公布的渠道商名单中,已从原有的16家减为14家。而从名单上消失的两家渠道商,到底是像匿名信中所描述的“退出”了,还是被阿里巴巴“开除”了?

4月20日凌晨两点,某新闻网站上刊登了一封自称是“全国16家阿里巴巴诚信通渠道商联名写给阿里巴巴总部”的邮件,其内容令所有人都感到惊讶。

它以群体的口吻写道:“从2006年10月代理阿里巴巴诚信通业务以来”,“16家渠道商都处于亏损或者未盈利状态,最高的亏损达30余万元”,并认为导致此局面的最大原因,是受到价格提成等方面的影响,而且文末它还以“将向媒体公开这7个月的运营情况”为要挟,要求阿里巴巴给予渠道商6折的价格。

几个小时后,阿里巴巴便在新浪等网站上发表了声明,否认了渠道商曾集体联名上书一事,认为“文中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并打算起诉造谣者。要知道,“诚信通”是支撑阿里巴巴全线业务的一款重要的产品,如果在销售渠道上出现问题或不畅,将不可小觑。人们不禁要问:事实究竟是怎样的?作为国内B2B电子商务的巨头,阿里巴巴在去年十月开始推广的渠道模式究竟发展得如何?

为了了解事情的真相,《互联网周刊》记者先后在阿里巴巴的几个渠道商中展开调查。

石家庄世纪窗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李增国不愿透露经营上的数据,“具体的分成比例最好去问阿里巴巴”。他和几个从去年就进入这个领域的公司表示,从未参与过“联名上书”。

上海汇众广告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孟磊,自称是目前阿里巴巴全国最大的一家渠道商。他对《互联网周刊》表示,“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一直非常好”,根本不可能参与类似的事情。

而今年3月刚刚成为阿里巴巴诚信通渠道商的四川易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祝平,在得知这一消息时显得十分惊讶,“是吗?我还没听说。”但他表示,公司运营一个多月以来“效果还可以”。

阿里巴巴在接受《互联网周刊》采访时,一直坚称没有收到过任何来自渠道商方面的“上书”行为。从去年10月开始,阿里巴巴突破了原有的全盘直销方式,开始在“诚信通”产品上实践渠道模式,并在上海、四川、重庆、河北四省市首推。“在局部开放(渠道模式)后,我们感觉效果好于原来的直销模式。”阿里巴巴发言人称,“我们最近还在将渠道模式推广至山东和福建两省。”

就在记者也认为文章开头处提到的这件事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使出的阴险招数时,事情却有了另一条线索。一度电话不通的阿里巴巴的另一个渠道商、四川省易网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倪正东,回电给本刊并表示,他确实参与了“上书”事件,但不承认向某网站提供了线索。

看来,的确有渠道商跟阿里巴巴间存在着摩擦。为何其他渠道商都表示没有参与此事、究竟是谁在这个问题上说谎,倪正东没有正面回答,但表示“我们目前正在与阿里巴巴交涉,一周之后才会有结果,在此之前不愿多说”。

当记者再次致电阿里巴巴时,发言人表示,由于这些交涉一般由下面负责具体业务的部门来做,暂时不方便发表相关评论。但他表示,存在摩擦是有可能的。”

从去年10月开始,阿里巴巴诚信通渠道商的队伍在陆续壮大。但在其网站上目前所公布的渠道商名单中,已从原有的16家减为14家。而从名单上消失的两家渠道商,到底是像匿名信中所描述的“退出”了,还是被阿里巴巴“开除”了?阿里巴巴给出的回答是:“渠道商的审查十分严格。对于不理想的渠道商会取消资格。”但倪正东却认为,“已经通过了资质考核,怎么可能被取消?”

这样看来,2007年初阿里巴巴所引入的季度考核制度,即对整体经营发展不佳的渠道商,采取中止合作等措施,恐怕是此次事件的导火索,再加上有些渠道商刚起步的业绩不十分突出,很容易导致阿里巴巴和局部渠道商间的摩擦。那么,阿里巴巴为渠道商提供的收入远景是否足够吸引人?

阿里巴巴内部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表示,如果仅从价格和分成比例上看,阿里巴巴开出的条件不一定高于其他家,而且从暂时的营收情况上看,也可能没有某些互联网产品卖得好,“但‘诚信通’将是一款能让人踏踏实实一直做下去的产品”。尽管一些渠道商对盈利三缄其口,但他们都表示不会中途退出,包括倪正东。

一周后,倪正东会不会对外公布他7个月的数据或许将不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应该思考的是,究竟要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这个商业互联网。在广东,曾有一个百度的渠道商从几十人的队伍,做到了四千人。这样的快速膨胀无疑刺激了很多渠道商,但在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的B2B电子商务领域,心急可能永远吃不了热豆腐。

技术支持-张先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营销推广-郭先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投诉-郭先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