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15日发布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了未来三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专家认为,规划抓住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为整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立足九大领域三大任务
《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今后三年,电子信息产业要围绕九个重点领域,完成确保骨干产业稳定增长、战略性核心产业实现突破、通过新应用带动新增长的三大任务。
对此,上海电子商会副秘书长朱伟民表示,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抓住了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立足于自主创新,将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和掌握作为重点,以应用为抓手,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从短期而言,规划的出台有利于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如出口依存度过高等,缓冲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将使通信、家电、软件等相关行业及企业的生存空间得到拓展。
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为整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规划的出台无疑也为各地电子信息产业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与初稿相比,《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正式稿思路更加明确,体系更加合理。进一步明确了扩大内需、以应用带动产业升级改造、以整机需求带动器件(部件)发展的产业链发展思路。在产业体系上更为清晰,以“计算机、电子元器件、视听产品”等发展相对成熟的产业作为骨干产业,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软件”等高新领域突破关键技术,在“通信设备、信息服务、信息技术”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在上述思路指导下,《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进一步充实了内容。例如在“落实扩大内需措施”中,提出了加速实现“村村通”,以及支持LED(发光二极管)节能照明产品推广,同时对一些领域的发展内容更加明确,比如初稿提及的“新型电池”,进一步明确为“新型锂离子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提高了指向性。
助力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数字电视等领域也取得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速不断下滑,销售收入增速大幅下降,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产业深层次问题也日益突出。调整电子信息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已迫在眉睫。
对此,上海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陈启书认为,保证电子信息产业稳定增长也是符合“调结构”的经济调整目标;短期内稳定出口,保持电子信息传统制造业稳定增长是主要目标;较长时间看,促进电子信息技术进步、应用创新和产品转型升级是电子信息产业振兴的关键。
规划提出,未来三年调结构、谋转型要取得明显进展,其中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等领域的应用创新要带动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对于振兴规划强调对自主创新技术TD-SCDMA的扶持,中投证券通信行业分析师赵军华表示,这为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带来新跨越,并将助力推动TD-SCDMA等标准技术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和商用。另外,规划的颁布有利于通信设备行业利用3G建设的契机实现新一轮的增长及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通信运营业利用3G网络培育出新一轮的增长动力。
而在国联证券分析师熊彩云看来,加大新一代移动通信发展,将提高通信服务收入占比,多角度促进通信企业自主创新,有利于鼓励通信企业“走出去”,促进中国成为“通信强国”。
产业仍将拥有光明前景
我国今年一季度电子信息产业下行趋势较为明显。数据显示,1-2月份,规模以上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在收入、出口、利润三方面均呈现负增长,尤其是软件产业的收入增速出现大幅回落。业内人士纷纷指出,此次电子信息产业规划的出台有利于保证整个产业实现稳定持续的增长、在战略性核心产业中实现突破并通过新应用带动行业的新增长。
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薛自指出,虽然金融危机对产业带来一定冲击,但今年1-2季度产能正在逐渐恢复,预计今年全年不会有太大下降。行业未来发展在规划的带动下将拥有光明的前景。
上海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陈启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具有符合规划发展方向的信息技术企业,尤其是具有应用需求细分的行业将会得到更长远的发展。例如,一些围绕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相关软件服务业和相关电子产品制造业,预计在未来将获得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和机遇。
另一位资深行业专家也表示,我国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且拥有全球电子产业制造基地的优势,若在核心技术上形成有效突破,将有利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形成良好的产业链结构。此次规划在思路和实施方式上都做了比较细致和具体的阐述,显示了国家对电子信息产业规划和调整的重视。但是,他指出,最后还需要看规划在实际中的具体实施,尤其在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上,需要进一步的政策落实。